深度关注丨家国情怀共月明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
家的烟火,是国的脉搏;国的山河,是家的画卷。家国情怀不仅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,更是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、无私奉献的精神源泉。古往今来,正是这份深沉而炽热的情感,让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,在挑战机遇中阔步前行。新征程上,让我们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不畏艰难险阻,勇担时代重任。
山河辽阔,共此光华。当中秋节遇上国庆假期,千家万户的小团圆与荡气回肠的家国梦交相辉映,每个人都能体悟到与家国天下的紧密相连。“没有国家繁荣发展,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。同样,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,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精神,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,让每个人、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。
人民有信仰,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前行方向
四年前的国庆前夕,经过中国政府不懈努力,阔别祖国1000多天的中国公民孟晚舟重归祖国怀抱。她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情地说:“有五星红旗的地方,就有信念的灯塔,如果信念有颜色,那一定是中国红!”
爱国,是华夏儿女血脉中永不褪色的信仰——
“凡是中国的国民,都要尽国民一份(分)子的责任,同心奋斗,挽救危亡”“近我政府发射人造卫星誉美全球,海外侨民普天同庆”……在广东汕头侨批文物馆,展示着海外游子寄回的家书。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,是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。
奉献,是无数先辈肩头上坚定扛起的担当——
“莫等待,莫顾盼,西部在召唤……”60多年前,交通大学一群胸怀报国之志的知识分子,坚决响应党和国家号召,从黄浦江畔的车水马龙奔赴渭水之滨的千年古城,扎根黄土地,建设大西北。他们当中,有的辞别久病的亲人,只身踏上征程;有的变卖上海的房产,举家西迁;有的放弃出国的机会,扎根西部。从此,星耀西安,弦歌不辍。
多年后,面对年轻教师“是否后悔”的追问,有人给出答案:从未后悔!在大西北为祖国贡献了一所著名大学,这是最大的荣耀!什么是奉献?对于西迁老教授来说,是为西部发展长年坚守、不求回报的持续给予,是为事业发展精益求精、恪尽己职的永恒付出,更是为祖国需要立德树人、涵养厚土的不懈追求。“天地作广厦,日月作灯塔。哪里有事业、哪里有爱,哪里就是家。”这是西迁人用青春书写的大爱,用奋斗诠释的家国情怀。
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,就能不懈努力、执着追求;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,就能披荆斩棘、攻坚克难。
国家有力量,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
一条路,承载几多期盼,让天堑变通途——
9月20日,G3033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(简称独库高速公路)建设项目正式破土动工。该项目为新疆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,预计2032年建成后,南北疆车程将从10多个小时缩短至5个小时,并实现全年全天候通行,彻底告别每年因冰雪封山中断通行8个月的历史。
一山横亘界南北。天山山脉为新疆带来了丰沛的自然资源,也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天险。修建贯通天山南北的交通大动脉,实现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畅通,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,更是天山儿女多年的心愿。
蜿蜒曲折,一条条道路见证这里的持续发展。1952年起,新疆军区、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(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)先后两次派出筑路部队,修建横跨天山的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公路。1958年4月,乌库公路通车。1974年起,独山子至库车公路开始建设,168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,大约每3公里就有一人牺牲。1983年9月,独库公路通车。作为独库公路的“升级版”,独库高速公路建成后,不仅将完善国家公路网络,更将打通南北疆经济走廊,促进旅游资源开发、民族团结和区域协调发展。
一座桥,汇聚“科技硬核”支撑,推动“桥旅融合”发展——
9月28日,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将正式建成通车。大桥全长2890米,主桥跨径1420米成就“山区第一跨”,桥梁高度625米问鼎“世界第一高”,可谓“横竖”都是世界第一。一位海外博主实地探访后不由惊叹:“史诗级的工程!”
“超级工程”如何稳立云端?御风而行,设计施工团队在建设之初就启动了峡谷风数据监测研究,还在主桥两侧安装可调节角度的钢质抗风翼板,用智慧“听”懂风的语言;就地取材,全部使用废石打碎制成的机制砂,节约资金9000万元;智取天险,首次使用全桥光纤光栅测量系统,并联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、自动除湿系统,实现对主缆全时段智能监控和保护……持续突破,不断创新,花江峡谷大桥先后获得多项专利,部分经验被纳入国家桥梁技术标准。
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,一条条通达四面八方的中国路,一座座跨越高山深涧的中国桥,撑起了神州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。
民族有希望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
2025年9月3日,天安门广场。自空中俯瞰,“众”字造型观礼台气势恢宏,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风雨无阻向前进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示: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!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!”
从“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”到“势不可挡”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历史大势所趋,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所系。
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,从开国大典上的“飞机飞两遍”到如今阅兵场上的钢铁洪流,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,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。
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唯一正确道路。从“一辆汽车、一架飞机、一辆坦克、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”到“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”,从“现代化的迟到国”到“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”,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。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,中国式现代化是复兴大势不可阻挡的牢固基础。
亿万人民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。小康梦、强国梦、中国梦,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“幸福梦”。新时代以来,从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全面小康,到“一个都不能掉队”的共同富裕,再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、社会保障体系、医疗卫生体系……新征程上,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必将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团结奋斗中变为现实。
人民有信仰,所以“愿得此身长报国”;国家有力量,因而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;民族有希望,必将“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双节将至,让我们把对家的深情化作对国的忠诚,将对家的眷恋写就对国的情书:巍巍中华,此生不悔入华夏!
中国全民新闻网摘编:亓荃鹏 |